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明帝说:“董寻难道不怕死吗!”
主管官员上奏要逮捕董寻,明帝下诏不再追究。
高堂隆也上疏说:“现在有些小人,喜欢宣扬秦汉时期的奢靡之风来迷惑陛下的心;还寻求那些导致亡国的奢侈器物,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损害德政。
这可不是用来兴盛礼乐、保佑国家安宁的做法。”
明帝没有听从。
高堂隆又上书说:“当年洪水滔天,持续了二十二年,尧、舜君臣也只是专注于治理,没有大兴土木。
现在没有那样的紧急情况,却让公卿大夫和普通仆役一起服劳役,要是让西方的少数民族知道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记载在史书上,也不是值得称赞的事。
如今吴、蜀两国,可不是普通的小贼、占据小城的盗寇,他们僭越称帝,想和我们争夺天下。
如果有人来报告说:‘孙权、刘禅都在推行德政,减轻租赋,遇事就咨询贤能的人,做事遵循礼法规矩。
’陛下听了,难道不会警惕担心,觉得难以迅速消灭他们,成为国家的忧患吗?要是有人报告说:‘吴、蜀两国胡作非为,奢侈无度,奴役百姓,加重赋税,百姓苦不堪言,天天哀叹。
’陛下听了,难道不会庆幸他们疲惫衰败,灭他们很容易吗?如果能这样换位思考,很多道理就显而易见了!
亡国之君都觉得自己不会亡国,最后才导致灭亡;贤明的君主总担心国家会灭亡,反而能长治久安。
现在天下凋敝,百姓没有一点存粮,国家也没有一年的积蓄,外面有强敌,军队在边境风餐露宿,国内却还在大兴土木,各州郡动荡不安。
如果敌人来犯,我担心那些服劳役的人不会为国家卖命。
而且,将领官吏的俸禄逐渐减少,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那些休假的官员更是没有赏赐,过去不用纳税的人现在也要交一半的税。
这样一来,官府的收入比以前多了,支出却比以前少了。
但即便如此,财政还是不够用,牛肉税等各种小税接连不断。
仔细想想,这些额外的费用肯定都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
俸禄和赏赐,是君主用来养育官吏百姓、掌握他们命运的,如果随意削减,就等于剥夺他们的生路。
好不容易得到又失去,这是产生怨恨的根源啊。”
明帝看完奏章,对中书监、中书令说:“看了高堂隆的奏章,让我很害怕啊!”
尚书卫觊也上疏说:“现在很多人喜欢说些好听的话。
谈论治国理政,就把陛下比作尧、舜;谈论征伐,就把吴、蜀两国比作老鼠。
我认为不是这样。
如今天下一分为三,人才各为其主效力,这和战国时期六国分治没什么区别。
现在千里之内荒无人烟,百姓生活困苦。
陛下如果不重视,国家就会衰败,很难再振兴起来。
武皇帝(曹操)的时候,后宫吃饭每顿只有一样肉菜,衣服不用锦绣,褥垫不装饰花边,器物不涂红漆,所以才能平定天下,造福子孙,这些陛下都很清楚。
当前最重要的,是君臣上下一起核算国库收支,量入为出,这样还怕来不及。
可现在劳役不断,奢侈之风日益严重,国库越来越空虚。
以前汉武帝迷信神仙之道,说要用云端的露水调和玉屑服用,所以建造了仙掌来承接露水,陛下明智,常常嘲笑他。
汉武帝是因为有求于露水才被非议,陛下没什么需求,却平白无故建造承露盘,既没有实际用处,又浪费人力物力,希望陛下能裁断制止。”
当时明帝下诏,要夺回己经嫁给官吏百姓为妻的女子,重新许配给士兵,允许用人口来赎取这些女子,还挑选其中容貌姣好的纳入后宫。
太子舍人张茂上书劝谏说:“陛下是上天的儿子,百姓官吏也是陛下的子民。
现在抢夺这些女子,就跟把兄长的妻子夺过来给弟弟没什么区别,这对天下父母来说太不公平了。
而且,诏书说可以用年纪、相貌相当的人口来代替,这样一来,富人就会倾家荡产,穷人就会西处借贷,高价购买人口来赎回妻子。
官府名义上是把女子配给士兵,实际上把漂亮的都纳入了后宫,把不好看的才配给士兵。
得到妻子的人未必高兴,失去妻子的人肯定忧愁,大家都不得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