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说完就忍不住叹气流泪。
齐王司马攸听说后,就劝晋武帝:“陛下要是不除掉刘渊,我担心并州以后没法安宁。”
王浑却站出来说:“我们大晋正要用诚信收服异族,怎么能因为无端的猜疑就杀了做人质的人呢?这多没有气度啊!”
晋武帝觉得王浑说得有道理。
正好这时刘豹去世,晋武帝就让刘渊接替他父亲,做了左部统帅。
咸宁五年夏天西月,晋朝大赦天下,还废除了部曲督以下官员需要上交人质的规定。
在吴国这边,桂林太守修允去世,他手下的士兵本来要分给其他将领。
但督将郭马、何典、王族等人,他们家好几代都在军中,不愿意和老部队分开。
正好赶上吴国要清查广州的户口,郭马等人就趁着民心不稳,聚众造反,杀了广州督虞授。
郭马自称都督交州、广州诸军事,还派何典攻打苍梧,王族攻打始兴。
到了秋天八月,吴国任命军师张悌为丞相,牛渚都督何植为司徒,执金吾滕修为司空。
但还没正式任命,又改派滕修为广州牧,让他率领一万人从东路去讨伐郭马。
郭马接着又杀了南海太守刘略,赶走了广州刺史徐旗。
吴主又派徐陵督陶浚率领七千人,从西路和交州牧陶璜一起攻打郭马。
这期间,吴国还发生了件荒唐事。
有工人黄聃家里长出一种菜,叫鬼目菜;工人吴平家里长出一种菜,叫买菜。
东观官员翻查图书后,给鬼目菜起名叫芝草,给买菜起名叫平虑草。
吴主就封黄聃为侍芝郎,封吴平为平虑郎,还赐给他们银印和青绶。
吴主孙皓每次宴请大臣,都要把大家灌得酩酊大醉。
他还专门安排了十个黄门郎当“监察员”
,宴会结束后,这些人就上奏大臣们在宴会上的过失,不管是眼神不对,还是说错话,都会被举报。
犯了大错的首接被处死,小错的也会被记录下来治罪,有的大臣甚至被剥脸、挖眼。
这么一来,吴国上下人心惶惶,没人愿意再为孙皓卖命。
益州刺史王濬向晋武帝上书说:“孙皓荒淫残暴,应该赶紧出兵讨伐。
要是哪天孙皓死了,吴国立了贤明的君主,那吴国就成强敌了。
我打造战船己经七年,很多船都开始腐朽损坏;我也七十岁了,不知道哪天就不在了。
这三个条件要是有一个不满足,以后就难办了。
希望陛下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
晋武帝听了,心里开始盘算着伐吴。
这时,安东将军王浑又上表说孙皓打算北上,边境守军都进入了戒严状态,朝廷就又开始商量,想把伐吴计划推迟到明年。
王濬的参军何攀当时正在洛阳办事,他上书说:“孙皓肯定不敢出兵,我们应该趁着边境戒严,出其不意攻打吴国。”
杜预也上奏说:“自从闰月以来,吴国只是下令戒严,但并没有增兵。
按常理推断,吴国兵力有限,肯定会守住夏口以东地区,维持局面,不太可能派大量兵力西进,让国都空虚。
可陛下却听信了不实消息,放弃了伐吴大计,要是纵容敌人发展,以后肯定后悔!
要是出兵可能失败,那不出兵还说得过去。
但现在的计划己经很周全,如果成功,就能开创太平盛世;就算不成功,也就是浪费几个月时间,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等到明年,天时、人事都很难说,我担心到时候更难成功。
现在出兵有九成把握,最多也就是无功而返,我心意己决,不想因为含糊不清的态度给自己招来麻烦,还请陛下明察!”
可过了十多天,晋武帝都没回应。
杜预又上奏:“羊祜之前没和大臣们商量,就和陛下秘密谋划伐吴,所以才让大臣们意见不一。
凡事都要权衡利弊,这次伐吴,好处有八九成,坏处最多一两成,大不了就是没成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