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要是让大臣们说出伐吴会失败的理由,他们也说不出来,不过是因为这计策不是他们提出的,功劳也落不到他们头上,为了面子才固执己见。
最近朝廷里不管大事小事,总是有人唱反调,虽然大家想法不同,但也是因为仗着陛下恩宠,不考虑后果,才轻易反对。
从秋天开始,我们要伐吴的风声己经传出去了,现在要是停下来,孙皓说不定会害怕,然后迁都武昌,重新加固江南城池,把百姓迁走。
到时候城池攻不下来,城外也抢不到物资,明年再想伐吴就难了!”
当时,晋武帝正和张华下围棋,杜预的奏表刚好送到。
张华一把推开棋盘,拱手说:“陛下英明神武,国家富强、兵力雄厚,而吴主荒淫暴虐,还杀害贤能之人。
现在讨伐吴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平定,希望陛下别再犹豫!”
晋武帝这才下定决心,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负责筹划粮草运输。
贾充、荀勖、冯紞却还在反对,晋武帝大怒,贾充吓得摘下帽子谢罪。
仆射山涛退朝后对别人说:“除非是圣人,不然国家外部安宁了,内部肯定会出问题。
现在留着吴国作为外部威胁,说不定是件好事!”
这年冬天十一月,晋朝大举伐吴。
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从涂中出兵,安东将军王浑从江西出兵,建威将军王戎从武昌出兵,平南将军胡奋从夏口出兵,镇南大将军杜预从江陵出兵,龙骧将军王濬和巴东监军唐彬从巴蜀顺流而下,东西两路大军加起来有二十多万人。
晋武帝任命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让冠军将军杨济做他的副手。
贾充却一首坚持说伐吴不好,还说自己年纪大了,担不起统帅的重任。
晋武帝下诏说:“你要是不去,我就亲自出征!”
贾充没办法,只好接受任命,率领中军向南驻扎在襄阳,指挥各路军队。
另一边,马隆向西渡过温水,秃发树机能等人率领几万人凭借险要地势抵抗。
马隆因为山路狭窄,就造了扁箱车,还在车上搭了木屋,一边战斗一边前进,走了一千多里,杀伤了很多敌人。
自从马隆西征后,消息就断了,朝廷里的人都很担心,有人还说他己经死了。
后来马隆派的使者在夜里赶到,晋武帝高兴得拍手大笑。
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大臣们说:“要是听了你们的话,凉州就丢了!”
于是下诏授予马隆符节,任命他为宣威将军。
马隆到了武威后,鲜卑部落首领猝跋韩、且万能等人率领一万多部落前来归降。
十二月,马隆和秃发树机能大战,斩杀了秃发树机能,终于平定了凉州。
晋武帝下诏,让大臣们讨论朝政该如何改进。
司徒左长史傅咸上书说:“现在国家和百姓都不富裕,就是因为官员太多。
以前都督只有西个,现在加上监军都超过十个了;大禹划分九州,现在的刺史数量几乎是当时的两倍;人口只有汉朝的十分之一,可郡县却更多;还凭空设立了很多军府,动不动就上百个,但对保卫皇宫一点用都没有;五等诸侯还随意设置属官;这些人的俸禄,可都要从百姓手里出,这就是百姓贫困的原因。
当务之急,就是合并官职、减少劳役,让大家都去务农。”
傅咸是傅玄的儿子。
当时,朝廷还讨论要裁撤州、郡、县一半的官吏,让他们去务农。
中书监荀勖却认为:“裁撤官吏不如裁撤官职,裁撤官职不如减少事务,减少事务不如让人心思清净。
以前萧何、曹参辅佐汉朝,推行清静无为的政策,百姓就能安定,这就是让人心思清净;抑制不切实际的言论,简化公文,放宽细小严苛的规定,宽恕小的过失,对那些喜欢变法求利的人,一定要严惩,这就是减少事务;把九寺合并到尚书省,把兰台事务交给三府处理,这就是裁撤官职。
要是简单粗暴地把天下官吏都裁掉一半,可文武官员职责不同,各地情况也不一样,不能搞‘一刀切’。
要是裁撤后工作没人做,还得重新设置,说不定反而更麻烦,这一点必须慎重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