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不先打败罕、幵,就无法对付先零。”
于是,皇帝任命侍中许寿为强弩将军,就地任命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下诏书嘉奖并采纳了辛武贤的计策,还写信责备赵充国:“如今粮草运输任务繁重,百姓深受困扰。
将军率领一万多士兵,不趁着秋季水草丰美时与羌人争夺牲畜粮食,却打算拖到冬天。
到那时,羌人早己储备好食物,大多藏匿在山中,凭借险阻据守,而我军士兵饱受严寒,手脚生冻疮,这样对作战能有什么好处?将军不考虑国家的巨大耗费,只想花几年时间来战胜敌人,换作谁不想这样轻松地打仗呢?现在命令破羌将军辛武贤等人于七月出兵攻打罕羌,将军务必领兵一同进发,不要再迟疑!”
赵充国上书辩驳:“陛下之前下诏书,打算派人告诉罕部落,朝廷大军即将到来,但不会诛杀罕人,以此瓦解他们的叛乱图谋。
所以我派幵部落首领雕库去宣扬天子的仁德,罕、幵等部落都己得知陛下的诏令。
如今先零羌的首领杨玉凭借石山森林的险要地势,伺机侵扰;罕羌并没有任何侵犯行为。
现在放下先零不打,却先攻击罕羌,这是放过有罪之人,诛杀无辜百姓,平白无故惹出祸端,造成双重危害,实在不是陛下原本的意图。
我听说兵法讲:‘进攻力量不足时,防守则绰绰有余。
’又说:‘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如今罕羌要是想侵犯敦煌、酒泉,我们应该整顿兵马、训练士兵,等他们来犯。
这样就能以逸待劳,掌握制敌先机,这才是取胜之道。
现在我担心敦煌、酒泉两郡兵力太少,防守尚且不足,要是出兵进攻,就等于放弃了调动敌人的策略,反而陷入被敌人调动的被动局面,我认为这样做很不妥。
先零部落之所以叛乱,是因为与罕、幵部落消除仇怨,订立盟约,但他们心里也害怕罕、幵部落在汉军压力下背叛自己。
我推测,先零的计划肯定是想先帮罕、幵解危,以此巩固盟约。
如果我们先攻打罕羌,先零必定会全力援助。
现在羌人的马匹肥壮,粮食充足,贸然进攻很难重创他们,反而会让先零有机会施恩于罕羌,加固双方联盟,聚集两万多精兵,还会胁迫其他弱小部落,使依附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像莫须等部落就更不会轻易脱离。
这样一来,羌人兵力增多,我们再想消灭他们,就要多花数倍力气。
我担心国家为此忧虑操劳的时间,恐怕得长达十几年,而不是两三年就能解决。
依我之见,先消灭先零,罕、幵等部落不用大动干戈就能归服。
如果先零被灭后,罕、幵仍不投降,等正月再攻打他们,既合理,时机也恰当。
现在进兵,实在看不到有什么好处。”
戊申日,赵充国上奏。
秋七月甲寅日,皇帝下诏书,采纳了赵充国的计策。
赵充国于是领兵前往先零驻扎之地。
羌人长期屯聚,己经懈怠。
他们望见汉军大军压境,慌忙丢弃车辆辎重,想渡过湟水逃命。
由于道路狭窄,队伍拥堵不堪。
赵充国却下令军队缓慢追击。
有人说:“追敌人就该快点,不然就错过战机了!”
赵充国解释道:“这些羌人己是穷途末路,不能逼得太紧。
我们追得慢,他们只顾着逃命;追得急了,他们反而会回头拼命。”
校尉们听了,都觉得有道理。
这一战,羌人落水淹死数百人,投降和被斩杀的有五百多人,汉军缴获马、牛、羊十万多头,战车西千多辆。
汉军到达罕羌地界后,赵充国下令:“不许焚烧村落,不许在田地里放牧!”
罕羌人听说后,高兴地说:“汉军果然不会攻打我们!”
首领靡忘派人来表示:“希望能回到原来的居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