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还有……你说你喜欢我讲故事,那从明天起,我每天录一段,讲你小时候的事,讲给你听。”
陈默把这段录音放进“回声计划”
的首期合集,命名为《远方的父亲》。
发布当晚,播放量突破八百万。
评论区里有人写道:“我也是那个三年没回家的儿子,看完视频,我立刻买了回家的票。”
十月末,“倾听信箱”
联合多家公益组织,在全国五十个城市同步启动“千封家书行动”
。
他们征集普通人写给父母或子女的信件,由志愿者手抄誊写,用传统邮局寄出。
每一封信都附有一张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对应的语音版本。
陈默亲自参与了江城站的第一批投递。
那天细雨绵绵,他和一群大学生志愿者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老城区的巷子里。
其中一封是寄给一位独居老人的,地址写着“胜利路14号平房,门上有贴红福字的那户”
。
开门的是位白发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拿着针线。
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她愣住了:“这是我女儿写的?她……还给我写信?”
志愿者轻声说:“是的,阿姨。
她在美国,说很久没好好跟您说话了。”
老人颤抖着手拆开信,读着读着,突然捂住嘴蹲在地上。
她女儿在信里说:“妈,我知道您一直怪我把您一个人留在国内。
可每次视频看到您偷偷擦眼泪,我都想立刻飞回来。
我不是不孝,我是怕我走了,您更孤单。”
陈默站在门口,没有进去打扰。
他知道这一刻,不需要任何人见证,只需要母女之间那份迟来的对话静静流淌。
回到办公室已是傍晚。
林晚正在整理最新一批投稿材料,抬头看他一眼:“西安那位老赵的儿子走了,临走前捐了一万块钱,说是给他爸办一场‘迟到的追悼会’,请我们帮忙录一段集体告别。”
陈默点头:“安排下去吧,找几个曾受他父亲影响的矿工家属,每人说两句话。
不用煽情,就说真话。”
林晚忽然问:“你说,如果我们不做这个项目,这些人的话,会不会一辈子烂在肚子里?”
“大概率会。”
他低声答,“就像我父亲,直到去世都没说过一句‘我爱你’。
但他会在下雨天往我包里塞一把伞,会在我熬夜写稿时默默端来一碗热粥。
他的爱,全都藏在动作里。”
她沉默片刻,又道:“可动作会消失,语言才能留存。”
“所以我们要做这件事。”
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不是为了改变世界,只是为了不让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随着呼吸一起消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