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唱的是给亡妻的挽歌:
>“腊月十七你走了,灶台上的粥还冒着气。
>我喊你吃饭,没人应;晾衣绳上你的蓝布衫,风吹一天也没收。
>孩子问我妈去哪儿了,我说飞成鸟了。
可我知道,你是被病拖走的,像雪落在河里,无声无息……
>若有来世,我不求富贵,只愿你少咳一声,多笑一次。”
歌声落下,屋里一片寂静,只有火焰噼啪作响。
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默默走到他身边,抱住他的腿。
那是他女儿。
接着是一位年轻母亲,她唱的是写给在外打工丈夫的信歌:
>“娃昨儿夜里发烧,我背他走十里山路看医生。
路上摔了一跤,膝盖破了,也不敢停。
>你在东莞还好吗?工头有没有克扣工资?别总省钱,买双厚袜子。
>娃想你,我也想。
可我不怨你走,只盼你回来时,还能认出我们的脸。”
她的声音轻柔,却像刀子一样割人心。
林晚悄悄抹了眼角,低声对我说:“这种歌,要是放进‘声音驿站’,得有多少人听得哭出来。”
最后一首,是那位老妇人唱的。
她颤抖着开口,唱的是一封从未寄出的“母子书”
:
>“儿子啊,十六岁那年你偷跑出去当兵,娘追到山口,鞋都跑丢了一只。
>我喊你名字,你没回头。
后来听说你在前线负伤,截了腿,三年没写信回家。
>我以为你恨我,其实我只是怕你知道??那年你不告而别,我哭了整整一个月,连火塘都不愿生。
>如今你回来了,拄着拐,说话不大利索。
可每次你叫我一声‘阿妈’,我就觉得,那一声哭,值了。”
她唱完,低头不语。
人群中走出一个中年男子,右腿装着假肢,一步步走到她面前,双膝跪地,重重磕了一个头。
满屋人无不动容。
我按下录音键,让这段声音完整留存。
那一刻我明白,所谓“倾听”
,不只是听见声音,更是看见那些被岁月掩埋的裂缝里,依然跳动的爱与悔。
第二天清晨,村里小学的李老师邀请我们参加一堂特殊的音乐课。
教室里坐着二十多个孩子,最小的不过六岁。
他们正在学唱“家书歌”
。
“你们每个人都要试着为自己家人写一首歌,”
李老师说,“不用好听,只要真心。”
一个小男孩怯生生举手:“我可以唱给我爸听吗?他去年在矿上塌方死了……我想告诉他,我和妹妹都没冻着,奶奶给我们缝了新棉袄。”
李老师点头,递给他一支铅笔和一张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