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汉纪六十三 公元228年230年(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等张昭坐定,他仰头说道:“当年太后和桓王不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所以我一心想尽到臣子的本分,报答这份厚恩。

只是我见识短浅,才违背了陛下的旨意。

但我一心为国,只想尽忠职守,首至生命最后一刻。

如果要我改变想法,讨好陛下换取荣华富贵,这种事我做不出来!”

孙权听后,向他表示歉意。

不久,元城哀王曹礼去世。

六月癸卯日,繁阳王曹穆也去世了。

戊申日,魏明帝曹睿追尊高祖大长秋为高皇帝,其夫人吴氏为高皇后。

这年秋天七月,曹睿下诏说:“按照礼制,如果王后没有子嗣,选择宗室子弟继承皇位,那他就该以正统自居,奉行公义,怎么还能顾及自己的亲生父母呢?汉宣帝继承汉昭帝后位,却给亲生父亲悼考加上‘皇’的尊号;汉哀帝以藩王身份被拥立,董宏等人援引秦朝的例子迷惑他,让他尊生父恭皇,还在京都建庙,又抬高藩王的姬妾,让她与太皇太后相比,在宗庙里混淆辈分,在东宫里并立西位太后,僭越没有限度,最终人神都不保佑他。

他还怪罪师丹的忠言劝谏,导致丁氏、傅氏遭受大祸。

从那以后,这种事接连发生。

以前鲁文公违背祭祀顺序,过错在于夏父;宋国行为不合法度,华元遭到讥讽。

现在命令公卿和相关官员,一定要以史为鉴。

将来如果有诸侯入朝继承皇位,必须明确为人后嗣的大义。

要是有人敢谄媚君主,胡乱给先父加上不正当的尊号,干扰皇位正统,把生父称为‘皇’,生母称为‘后’,朝中大臣可以首接将其诛杀,绝不赦免。

把这条命令刻在金属简策上,收藏在宗庙里,写进国家法典!”

九月,吴王孙权迁都建业,沿用原来的宫府,没有进行扩建改造。

他把太子孙登和尚书台的官员留在武昌,让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同时掌管荆州和豫章二郡的事务,总理军国大事。

南阳人刘弇曾写过一篇《先刑后礼论》,同郡的谢景在陆逊面前称赞这篇文章。

陆逊斥责谢景说:“礼比刑重要,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刘弇用一些狡辩之词歪曲先圣的教诲。

你如今侍奉太子,应该遵循仁义,宣扬美德,像他那种言论,没必要去讲!”

太子孙登给西陵都督步骘写信,希望得到他的教诲。

步骘于是列出当时荆州境内的重要事务,以及众多官员的品行才能,回复给太子,还上书劝诫说:“我听说君主不必亲自处理小事,让百官各司其职就行。

所以舜任命九位贤才后,不用操心太多,坐在朝堂上就能治理好天下。

因此,有贤能的人在,就能抵御万里之外的敌人,他们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关系到国家兴衰。

希望太子能重视这些,那就是天下的幸事了!”

张纮回东吴接家人,途中因病去世。

临终前,他给儿子张靖留下书信说:“自古以来,所有的帝王,都希望通过推行德政,让国家达到盛世。

但很多时候,国家治理得并不好,这不是因为没有忠臣贤才辅佐,而是君主不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任用贤才。

人的本性就是害怕困难、喜欢容易的事,喜欢意见相同的人,讨厌意见不合的人,这与治国之道背道而驰。

《左传》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说的就是向善有多难。

君主继承祖先的基业,占据天然的优势,掌握着八种权柄,喜欢听顺耳的话,不需要借助他人。

而忠臣采用难以被接受的方法,说些逆耳的忠言,不被君主接纳,也是常理。

君臣一旦产生隔阂,那些巧言善辩的人就会趁机而入,君主被小忠小信迷惑,沉溺于个人情感,导致贤愚不分,升降无序,根源就在于君主被情感扰乱了心智。

所以贤明的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求贤若渴,乐于接受谏言,克制私欲,按道义割舍私情。

这样一来,就不会错误地授予官职,臣下也不会有非分之想!”

孙权看完书信,流下了眼泪。

冬天十月,魏明帝把平望观改名为听讼观。

明帝常说:“刑狱之事,关乎人的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灭运图录麻衣神算子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我靠读书成圣人农女致富记盛唐陌刀王大秦第一熊孩子穿成反派大佬的心尖宝我家可能有位大佬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辛亥之钢铁基地超级兵王电影世界私人订制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商途神级天才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我以熟练度苟长生巫界术士恋爱物语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老祖她靠快穿修仙成神网游之暗影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