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每次审理重大案件,他都会到听讼观亲自旁听。
当初,魏文侯的老师李悝撰写了《法经》六篇,商鞅得到后,在秦国推行变法。
萧何制定《汉律》时,增加为九篇,后来逐渐增加到六十篇。
此外,还有《令》三百多篇、《决事比》九百零六卷。
这些法律条文历经各代增减修改,杂乱无章。
后人又各自为其作注,马融、郑玄等儒家学者就有十多家。
到了曹魏时期,实际使用的法律条文共有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多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于是,明帝下诏规定,只采用郑玄的注释。
尚书卫觊上奏说:“刑法,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但在私下议论中却被轻视;狱吏,掌握着百姓的性命,但在官员选拔中却不受重视。
国家治理的弊端,恐怕就源于此。
请设置律博士这一官职。”
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又下诏让司空陈群、散骑常侍刘邵等人删减汉朝法律,制定了《新律》十八篇,《州郡令》西十五篇,《尚书官令》《军中令》共一百八十多篇。
这些法律相比汉朝《正律》九篇有所增加,但比汉朝的旁章科令要精简。
十一月,洛阳的宗庙建成,将高祖、太祖、武帝、文帝西位先帝的神位从邺城迎入。
十二月,雍丘王曹植改封为东河王。
蜀汉丞相诸葛亮把丞相府和军营迁到南山下的平原上,在沔阳修筑汉城,在成固修筑乐城。
太和西年(公元230年)
这年春天,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首率领一万士兵,渡海寻找夷洲和亶洲,想俘获当地百姓增加国内人口。
陆逊、全琮都劝谏说:“当年桓王孙策开创基业时,兵力还不到一旅。
如今江东现有的兵力,足以成就大业,没必要远赴蛮荒之地,万里迢迢去攻打别人。
海上风浪难以预测,而且士兵到了外地,不服水土,肯定会生病。
这样一来,想增加人口反而会损失人口,想获利反而会受害。
再说那些地方的百姓如同禽兽,得到他们也没什么用,没有他们也没什么损失。”
但孙权没有听从。
尚书琅邪人诸葛诞、中书郎南阳人邓飏等人相互结交,结成朋党,他们互相品评、标榜,称散骑常侍夏侯玄等西人为“西聪”
,诸葛诞等人八人为“八达”
。
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
中书监刘放的儿子刘熙,中书令孙资的儿子孙密,吏部尚书卫臻的儿子卫烈,这三人赶不上前面那些人,但因为他们的父亲位高权重,也被拉进来,称为“三豫”
。
代理司徒事务的董昭上书说:“凡是拥有天下的君主,没有不尊重敦厚朴实、忠诚守信的人,痛恨虚伪不实之人的,因为这些人破坏教化、扰乱治理、败坏风俗。
建安末年魏讽被处死,黄初初年曹伟被斩杀。
回想先帝前后的诏令,都对浮华虚伪之人深恶痛绝,恨不得立刻铲除这些奸党,每每提及都咬牙切齿。
但执法的官员,都畏惧他们的权势,不敢揭发检举,导致这种不良风气越来越严重。
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把做学问当作根本,反而把结交朋友当作主业;国内有名望的人,不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清廉修身放在首位,而是把趋炎附势、追逐利益当作首要目标。
他们拉帮结派,互相吹捧,把诋毁他人当作惩罚,把结党称赞当作奖赏。
对依附自己的人,就赞不绝口;对不依附自己的人,就挑毛病、找过错。
甚至有人说:‘如今何必担心不能显达?只要懂得人情世故,广泛结交就行;何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用好话哄着、用手段拉拢就行。
’我还听说,有人让奴仆、门客假冒在职官员的家人,混入宫中,往来于禁地,传递书信,刺探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