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但汉武帝认为他是万里远征,没有计较他的过错,还封拜了两位侯爵、三位卿、一百多名二千石的官员。
如今康居国比大宛强大,郅支单于的势力比大宛王更盛,杀害汉朝使者的罪行比扣留马匹更严重。
而甘延寿、陈汤没有动用太多汉朝兵力,也没有耗费多少粮草,与李广利相比,他们的功德要高出百倍。
况且常惠按照自己的想法攻打乌孙,郑吉迎接主动归降的日逐王,他们都被裂土封爵。
“论威武辛劳,甘延寿、陈汤超过方叔、吉甫;论记功掩过,他们胜过齐桓公、李广利;论近期的功劳,他们高于安远侯郑吉、长罗侯常惠。
然而,他们的大功尚未彰显,小的过错却不断被宣扬,我私下里为他们感到痛心!
应该及时解除对他们的惩处,恢复他们的官职,免除他们的罪过,给予他们尊贵的爵位,以此来鼓励有功之人。”
汉元帝下诏书赦免甘延寿、陈汤的罪过,不再追究,并让公卿大臣商议给他们封爵之事。
大臣们讨论时,多数人认为应按照军法中“捕斩单于”
的规定进行封赏。
但匡衡、石显却提出反对意见,称:“郅支单于本来就是逃亡在外、失去国土的人,在极远的地方自封单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匈奴单于。”
元帝原本想参照安远侯郑吉的旧例,封甘、陈二人食邑千户,可匡衡和石显又再次争论反对。
到了夏天西月戊辰日,元帝做出决定,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关内侯爵位,二人食邑各三百户,另外加赐黄金百斤。
同时,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此时,杜钦上书为冯奉世之前攻破莎车的功绩鸣不平。
但元帝认为那是先帝时的旧事,便不再重新论功行赏。
杜钦,是己故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儿子。
荀悦对此评论道:甘延寿、陈汤此次的功绩值得封爵,追录冯奉世之前的功劳也合理。
就像《春秋》里记载的,拆毁泉台会受到批评,废除中军则会得到肯定,这都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评判。
假传圣旨这种事,先王向来谨慎对待,实在万不得己才会这么做。
如果假传圣旨行事但功劳小,治罪是可以的;假传圣旨但立下大功,给予奖赏也没问题;要是功过相当,不赏不罚也就罢了。
总之,要权衡其中的轻重,制定合适的处置办法。
元帝的太子年少时喜爱儒家经书,为人宽厚、博学且谨慎。
可后来却沉迷饮酒,热衷于宴饮取乐,元帝因此觉得他没什么能力。
而山阳王刘康多才多艺,其母傅昭仪又深受元帝宠爱,所以元帝常常想改立山阳王为太子。
元帝晚年疾病缠身,无法亲自处理政事,却对音乐格外痴迷。
他有时会在殿下放置鼙鼓,自己亲临殿前栏杆处,用铜丸击鼓,鼓声竟能契合庄严的鼓点节奏。
后宫众人以及身边精通音乐的人都做不到,而山阳王也能打出这样的节奏,元帝多次称赞他有才华。
史丹进言说:“通常所说的有才华,是指聪明好学,能温故知新,皇太子就是这样的人。
要是以演奏乐器的技艺来衡量人才,那陈惠、李微的水平都比匡衡高,他们岂不是都能当相国了!”
元帝听后,默默一笑。
等到元帝病重卧床,傅昭仪和山阳王刘康常在身边侍奉,而皇后和太子却很难见到元帝。
元帝病情逐渐加重,精神恍惚不安,多次向尚书询问汉景帝时立胶东王为太子的旧事。
当时,太子的大舅阳平侯王凤担任卫尉、侍中,他和皇后、太子都忧心忡忡,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史丹作为元帝亲近的大臣,得以在旁侍奉照顾病情。
趁着元帝独自卧床休息的间隙,史丹径首进入卧室,在青色竹席上叩头,流着眼泪说:“皇太子凭借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至今己有十多年,天下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号,民心归附。
如今却有传言说,朝廷有改立太子的打算。
要是真这样,公卿大臣必定会以死相争,不接受诏令。
臣请求陛下先赐我死,以警示群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